2019年5月22日,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將海康威視列入“實體名單”,限制海康威視購買美國技術。美國“實體名單”就是美媒所稱的“黑名單”。《紐約時報》表示,美國商務部可能會要求美國公司必須獲得政府批準才能向海康威視供應零部件,以限制海康威視購買技術支持。《紐約時報》還報道了關于海康威視新疆人權問題和監控市場等問題。而海康威視否認了相關指控,并表示已聘請專業人員對其業務審查。由于海康威視美國業務只占公司營收的6%,所以即便被列入清單,也不會對業務產生大的影響。

《紐約時報》報道稱,海康威視設備用于新疆對穆斯林進行大規模監視,美國政府考慮將海康威視加入限制獲得美國技術名單,原因是美國出于對“國家安全”的考量,認為海康威視的產品對其“國家安全”產生了威脅。受此消息影響,5月22日開盤海康威視逼近跌停,收盤報收26.07元,跌5.54%。
被列入“實體清單”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指定的外國公司和美國公司在彼此開展業務之前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批準。也就是說,在獲得批準之后,美國公司才可以向海康威視供應零部件,這樣一來就限制了該公司獲得為其設備提供動力的技術。
對于這個消息,海康威視董秘黃方紅回應稱:期望公司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黃方紅表示,海康威視是一家商業公司,恪守商業公司的本分,公司未曾因所謂的“海康威視新疆人權問題”受到任何政府、任何人權機構等的調查取證,也未有海外媒體就該問題向海康威視進行全面的、深入的核實真實情況。海康威視是一家產品供應商,未在新疆做過任何不恰當的行為,公司過去不曾、現在和將來也不會也以侵犯人權為條件的業務作為公司業務進行經營。公司已主動聘請美國專業人士對公司在新疆的業務進行獨立審查,專業人士將在獲得充分的證據后,回應海外各相關方的關注。
同時,黃方紅表示:“海康威視是全球
安防行業的龍頭,我們的成就是依賴全球34000名員工堅忍不拔的努力獲得的。十八年來,海康威視堅守工匠精神,持續以技術創新驅動業務發展,以專業厚實、誠信正直的品德贏取信任。我們珍視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我們將持之以恒地為客戶創造價值。”
外交部對此也做出回應,發言人陸慷表示:“最近我們已經一再表明中方反對美國濫用國家力量,肆意抹黑和打壓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其他國家企業的一些做法。對中方而言,我們一向要求中國企業在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規則的基礎上,在其他國家開展投資經營活動。同時我們也一直要求其他國家能夠給予中國企業公平、非歧視的待遇。我們在這可以再次重申一下,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關系,必須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的。”
海康威視是全球安防行業的龍頭,據其財報,2018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498億元,凈利潤為113億元,業務增長穩健。根據IHS報告,海康威視連續7年蟬聯
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擁有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的22.6%。截至2018年底,海康威視全球員工超34000人,其中研發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超16000人,其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海康威視投資者關系部工作人員透露的信息,美國市場占海康威視總營收的6%。其中,75%的產品美國是不征收關稅的,25%的產品有可能從原來的10%提高到25%。“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沒有任何利空消息。海康威視的芯片非常商業化,大部分供應商來自中國國內,東南亞和美國也各有一些,即使美國不再向海康威視出售芯片,海康威視可以利用其他商業手段來補足,不會產生影響。”
5月19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就有投資者向海康威視提問,“如果美國停止向我們公司提供芯片,我們僅僅依靠華為或自研能支撐公司業務嗎?”
當時海康威視回復,公司目前元器件供應穩定,國內芯片供應商已在行業內占據主導地位。安防行業場景分散,產品型號眾多,公司會使用來自全球包括美國在內多個地區的合適元器件, 但公司對于芯片的要求屬于正常的商用層次,均可通過一般的商業途徑獲得。
也有專家指出海康威視是全球視頻安防龍頭企業,但業務并不依賴美國市場,供應鏈也主要在國內,美國芯片具備可替代性,因此相關的限制措施對其影響有限。
目前,據媒體報道,對于美國這種行為,中國方面回應:對已獲利的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擁有視音頻編解碼、視頻圖像處理、視音頻數據存儲等核心技術,及云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等前瞻技術。
東莞視頻監控工程公司廣東藍訊智能科技與海康威視長期合作,為用戶提供視頻監控工程、安防監控工程服務。歡迎來電咨詢,電話:
180-2899-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