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
安防行業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其市場前景可期。根據數據統計顯示:我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324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596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左右。2019年,我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將超7000億元。
安防行業市場競爭激烈,海康威視優勢明顯
從目前行業整體競爭情況來看:據統計,在中國安防行業中,各類企業突破22000家。其中,安防產品生產制造企業約4900家,約占全國安防企業總數的23%。雖然中國安防行業目前擁有為數眾多的企業,但中小型企業比例較大,缺乏大型生產企業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了智能安防競爭行列。
目前全國競爭力較強的安防企業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其中以海康威視領先。這兩家企業均位居世界前十,它們構成了行業第一梯隊;處于第二梯隊的企業包括宇視、科達、東方網力等企業;大多數中小企業則構成了行業的第三梯隊。

一個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統主要包括門禁、報警和監控三大部分。從門禁類企業競爭來看:據統計,全國大約有500家門禁設備生產企業,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廣東、上海等地。主要門禁生產企業有門吉利、深圳捷順、富士智能、車安、科松、華銘、紅門等。銷售排行前10位的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之和約為20%,國外企業有德國的博世、卡博、速賓和美國的霍尼韋爾、HID公司等,但由于他們產品的價格不具競爭力,因此所占市場份額較小。國內企業除了在系統管理軟件的開發方面有一定優勢外,門禁控制器的核心技術及芯片仍以國外為主。
從視頻監控類企業競爭來看:目前,國內主要的
視頻監控產品生產企業有:海康威視、CSST、浙江大華、大立、亞安、深圳艾立克、創維、美電貝爾、景陽、珠海石頭電子、敏通、TCL等300余家,占國內市場的50%。而主要的國外品牌有松下、索尼、泰科、三星、LG、博世、霍尼韋爾等。視頻監控產品生產企業眾多,競爭也十分的激烈。
全國有防盜報警廠商約450家,主要生產廠家有深圳豪恩、美安、艾立安、洛陽康聯、廣東華昌偉業、泉州宏泰等。據數據統計顯示:銷售排行前10家廠商的市場占有率之和約為30%。國外品牌在防盜報警市場上占據優勢,霍尼韋爾、日本艾禮富、以色列EL等在國內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2019年安防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近年來,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快速發展。同時,隨著智能化成為行業大趨勢,智能安防也逐漸成為安防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智能安防占比將越來越大。據數據預測,預計在2020年智能安防或將創造一個千億的市場,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1.落地步伐加快
2018年作為AI落地安防元年,眾多企業巨頭們帶著規模化的AI系列產品迅速實現落地,帶領整個安防行業向全面智能化發展。如:海康在AICloud的基礎上推出了核心能力板塊“兩池一庫四平臺”,目前也已在多個行業得到了落地應用;而一直強調“AI工程化”的宇視依托“六山兩關”系列產品,推出了人工智能規模部署方案——AIReady......2019年,AI落地的步伐將會繼續加快,無法將技術轉化成可實施方案的企業將逐步被淘汰。
2.AI邊緣化將進一步發展
物聯網與云計算近年來逐漸為人們所熟悉,雖然為企業與消費者帶來益處,但同時也產生一些影響:從聯網設備向數據中心傳輸以便處理和存儲的數據量飛速增長,所需的相關帶寬也日益增加。
而邊緣運算可以在靠近數據源的網絡“邊緣”執行數據處理任務,便能顯著降低傳感器、設備和數據中心間所需的帶寬。邊緣運算的進一步發展也與數據的完整性和隱私等問題關系密切:在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前,透過網絡邊緣設備對數據進行匿名和加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3.市場應用不斷向深度、廣度拓展
目前,智能安防行業應用較多的還是在人臉識別方面。人臉識別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個紅海市場,參與進來的公司也非常多,競爭非常激烈。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未來,智能安防行業不僅僅局限于目前的應用領域,市場應用將不斷向深度、廣度拓展。
4.行業格局發生變化,開放合作是大趨勢
隨著人工智能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這把火把安防行業市場競爭帶入一個嶄新局面,這里不再是安防“BAT”的戰場,新的玩家在不斷加入,不僅有華為、阿里、騰訊、百度,更有商湯、曠視、依圖、地平線、云天勵飛這些獨角獸在虎視眈眈這塊價值千億的大蛋糕。未來,智能安防行業格局也將會重寫。
(本文來源:安防展覽網)
廣東藍訊智能科技是在安防領域擁有十幾年豐富的經驗,為用戶提供安防監控工程、
門禁系統工程,歡迎來電咨詢:
180-2899-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