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期間,熱成像測溫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一度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東莞
安防監控公司稱:
熱成像體溫篩查是指通過熱像儀(非接觸式方式)初步對人體表面溫度進行檢測,找出溫度異常的個體,發現溫度異常目標之后,再進行專業體溫測量,這對于疫情期間體溫篩查特別重要。舉例來說:100個人通過熱像儀篩查,發現幾個溫度有異常的目標,再用專業手段測量確認,測溫速度更快,有效提高檢測效率,提升人員通行速度。

東莞安防監控公司了解到很多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在疫情最初已啟用熱成像測溫方案。隨著疫情情況好轉,企業也開始陸續復工。對于人流量大的企業園區、寫字樓,熱成像體溫測溫方案同樣適用。進入3月中旬,各地學校也開始考慮開學的問題(目前青海有部分學校已經開學),學校學生多,在上學、放學高峰期,體溫篩查需要快速高效,因此熱成像測溫方案同樣適用于學校。
紅外測溫設備,能感應到我們看不見的紅外線,把溫度轉換成數字和圖像。額溫槍和紅外熱成像設備都是紅外測溫的方式,但又有很大的區別。相比于水銀溫度計和額溫槍,紅外熱成像測溫的主要優點在于高效和非接觸式,減少了病毒感染風險。
同為紅外測溫設備,為什么紅外熱成像產品要比額溫槍高效?東莞安防監控公司解釋稱:額溫槍、耳溫槍等感知的是一個“點”的溫度,而紅外熱成像設備感知的是由成千上萬個點組成的“面”。舉例來說,一臺分辨率為160×120的熱像儀,一次能讀取19200個點的溫度,相當于一萬多個額溫槍在同時工作。
另一方面,紅外熱像儀是對于“面”的測溫,能夠做到在更遠距離處精確測量物體的溫度。而在這一點上,感知“點”的溫度的額溫槍卻會受到限制。根據光學原理,測量距離增大,就擴大了準確檢測的目標面積,得出的溫度值會受到影響。這就限制了額溫槍精確測溫的距離,僅為1-3cm左右。
由此可見,疫情當前,紅外熱成像測溫滿足了快速、大面積安全排查的需要,同時又是一種遠距離、不接觸的方式,被檢測人員無需停留等候,值守人員也與被測人群保持著較為安全的距離,有效地減少感染風險。
海康威視推出了達到±0.5℃精度的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大量的應用實踐證明了±0.5℃精度完全可以滿足公共場所的體溫初篩要求。如果搭載黑體,精度可以更高,可以達到±0.3℃。
東莞安防監控公司廣東藍訊智能與海康威視長期合作,能為用戶提供熱成像體溫篩查方案。讓您的企業快速、高效測量體溫,減少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