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信息系統進行安全管理之前,信息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樹立正確的
網絡安全觀。只有在正確的網絡安全理念指導下,信息管理者才能對網絡系統安全進行有效管理。企業網絡安全經常有一些錯誤的觀念。常見的網絡安全錯誤觀念有哪些呢?
網絡安全公司搜集整理總結如下。

一、期望零風險
信息系統本身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信息系統依賴的硬件、信息系統應用的IT技術(軟件方面)、信息系統的建設和使用過程都存在著大量的風險因素,這類風險客觀長期存在,既有有形的風險(設備、環境)、也有無形的風險(行為、道德)。
信息系統安全管理的目標只能是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而不是實現絕對的安全。那種要求系統服務商承諾軟件系統功能無差錯,要求系統服務商承擔系統錯誤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的做法都是不科學的。其實不僅是網絡安全,任何類型的安全都是如此。
為了追求絕對的安全,一些組織采用了物理隔離的方式。物理隔離能保證絕對安全嗎?當然不能。不要忘記,IT基礎設施只是信息系統的一部分,各種利益相關者如操作人員也是信息系統的組成之一。因此,即便信息系統的IT基礎設備被物理隔離,仍舊要加強信息安全管理。
二、只關注外部威脅
在進行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時,人們的主要精力往往重點關注來自外部的安全威脅,如網絡滲透、黑客攻擊等,卻忽視來自內部的安全威脅。但是縱觀IT史上那些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大部分都是由于內部人士誤操作或者蓄意發起。
2017年2月28號,號稱亞馬遜AWS最穩定的云存儲服務S3出現超高錯誤率的宕機事件。由于美國許多大型網站如Snapchat、Twitter等都是基于亞馬遜的云存儲服務。結果,美國半個互聯網都跟著癱瘓了。AWS后來給出了確切的解釋:一名程序員在調試系統的時候,運行了一條原本打算刪除少量服務器的腳本,結果輸錯了一個字母,導致大量服務器被刪。為了修復這個錯誤,亞馬遜不得不重啟整個系統,最終導致了震驚全球的Amazon S3宕機4個小時事件。
三、期待一勞永逸
在解決安全問題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勞永逸。安全產品、安全技術需要隨著攻擊手段的發展而不斷地升級,并且需要管理人員來日常運營維護,否則安全防護會在變化的攻擊手段前不堪一擊。因此唯一的長效安全機制就是安全的持續改進,針對變化的安全形勢和矛盾的持續調整。
四、為保安全犧牲業務目標
信息系統的目標是為了支撐企業組織的業務,信息系統安全管理的目標是為了確保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為企業組織實現業務目標提供信息支撐。因此,確保信息系統的安全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標,不能為了信息系統的安全而影響到信息系統的正常使用,更不能影響到企業目標的實現。
五、安全是IT技術人員的事情
網絡安全不單單是IT技術人員的事,它涉及到企業組織的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技術與管理雙管齊下。例如,盡管信息系統在設計過程中,綜合采用多種高級的加密算法來實現用戶訪問控制和權限管理,但是如果用戶沒用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在登錄系統后隨意離開電腦,或者將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隨便貼在電腦顯示器邊緣,那無論采用任何高級的安全技術也不能確保信息系統的安全。(本文來源于:安全眼)
網絡安全公司廣東藍訊智能科技與各大網絡安全廠家合作,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歡迎來電咨詢,電話:18028990096.